Skip to the content.

后记

我们六个在编程


我叫包若宁,今年上小学四年级。

我学习编程,不是为了“会”这个结果,而是为了“学”这个过程。在向编程迈出第一步时,我是那么地生疏,这碰一下,那碰一下,小心翼翼,生怕程序崩溃。而现在,依然还是那双手,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着,再也听不出胆怯了。

现在我知道了编程要脚踏实地,检查精细,有一点错计算机就会不客气。可如果程序写对了,计算机又会给你意外的惊喜。我想,有一天,这些程序会被我们用更简洁、更精炼的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,那时候的惊喜又会是什么样呢?

如今编程成为了我与计算机交流的一个渠道。调皮的小黄猫、可爱的阿尔法笨熊、会飞的骏马……屏幕上这些天真可爱、活灵活现的角色好像都是活的,都是我的好伙伴。它们一直陪伴着我,使我沉浸在奇妙的程序中,让我感到无比快乐。

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做出3D的虚拟世界,那时不要只给这些角色一个机械的大脑,而是要能让它们能一点点地“学”,一点点地积累经验。终有一天,这些角色能出现在我面前,能和我握手、交谈甚至互相学习。

---包若宁 中关村一小 四年级1班

我叫卜文远,今年10岁了;我喜爱数学和编程。

从我二年级起,我爸爸和包老师、兰老师组织了一个“SIGMA数学与编程特别兴趣组”:爸爸妈妈们是老师,我们计算所六个孩子是学生。

爸爸妈妈们用“启发式教学法”教,讲得很慢,往往两个小时只讲一道题;我们用“自由讨论”方式学,明白了数学方法背后的根本。

三年级时,我猜想“三角形、六边形、十二边形,……,边数越多,越接近圆”;然后我就自己编写Scratch程序,画出正10000边形,算出圆周率π=3.141593;后来爸爸说这就是“刘徽割圆法”。

我纯粹自发地想出了古人的方法!这让我非常兴奋,也体会到了“发现的乐趣”!

我还自主发现了:因子的因子还是因子。比如4是16的因子,而2是4的因子,则2也是16的因子。爸爸教我严谨地证明了我的发现—这是我自己的第一个定理。

我写了36个Scratch程序,包括“打圆形靶子估计π”、模拟“牛顿的大炮”画抛物线和椭圆等。编程让我能“画出”想法,这让我很高兴。

我们把学习历程记录下来,就是这本书。在学Scratch前,我只是一道光;在学了Scratch后,我还是一道光,只不过这道光充满了勇气、智慧和自信!

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;我在为此而努力!

---卜文远 中关村一小 四年级9班

大家好,我叫傅鼎荃,我今年10岁。

当我一开始接触Scratch的时候,我觉得很新奇,一开始看到各种的积木块,只用轻轻的拖动积木块就能实现一个游戏,这实在是太神奇了!但我才发现我想的太乐观了。虽然意思我都搞明白了,但是做一套程序还是要花费我几堂课的时间。

我印象最深的一套程序,当属阿尔法小狗了,这一套程序十分复杂,有许多变量和列表,那么多积木块我写的手都麻了。但是当我看到最后的成果时,我感觉一切都值。

那个小狗实在太聪明了,我一共和他玩了几十局,平了几十局,输了三局!太丢人了。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,机器很善于枚举法,而且这道题目和枚举法也有很大关系,机器可以枚举所有的可能性,而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我走的。这样仔细一想,机器人还真是有理有据赢的。

我心里想就这这么一个小小的Scratch程序,机器的计算能力就如此惊人,而如果放到现实中的大型计算机中,把地球的重大事件给放进去,那它有可能就可以模拟整个世界了!我想机器的搜索范围如此之大,而人类思考的深度又如此之深,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如果他们联合起来,该会比以前的效率提高好几百倍吧!

---傅鼎荃 北大附小 四年级10班 

我学习Scratch的感受可以用几个字概括:新奇,有趣,好玩。因为学习Scratch,第一次动手操作电脑,一切都很新奇;在学习过程中,本不爱思考的我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茅塞顿开,感觉Scratch很有趣,通过学习我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。在应用方面,无论是用Scratch画椭圆,估计Pi,掷骰子,解决鸡兔同笼问题,幻方,还是阿尔法狗下棋,都非常好玩。

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与帮助下,我仿照《三国演义》电视剧主题曲改编了一下歌词,请您指教: TanPoem

---谭沛之 中关村一小 五年级11班

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学习经历;这是一篇发自肺腑的的课后感言。

10岁那年新冠疫情爆发,学生们都采用居家隔离的方式进行学习与防护,那我除了学校的学习还能干什么更有乐趣的事情呢?在卜校长的引领下,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Scratch编程;我们每日学习、讨论与沟通,并且花了大量的时间把编程学习的要点、看法和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观点做以梳理和呈现,一起完成了我们这本学习笔记。

我喜欢Scratch的原因不是对自己有了一项新技能而感到满意,不是学成后和同学们有炫耀的资本,而是寻觅到我感兴趣的知识,经过不断探索,不停改进后得到的结果经常会让我喜出望外。

我理解的编程主要通过编程语言,实现预期的效果。编程语言学起来不是很难,我理解的编程语言和日常人的语言一样,只是缩写并高级化了,比如日常语言“A是1”,在编程语言中变成”A设为1”,这种语言我也是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,起初我知道怎么做但是就是在编程方块里找不着,过了七八天我有了一些编程的经验逐渐熟练之后,也就对编程语言驾轻就熟,能快速找到每个方块,也是学习中量变引起质变一个小小的案例吧。

通过编程学习,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和思维逻辑能力,也让我知道有努力就会有回报—你把思考献给代码,代码就会把效果还给你。

我希望你读了这本书也一样逐渐喜欢上Scratch编程,去用思维的火花照亮生活中的每一天!

---魏文珊 中关村一小 四年级8班

我发现我对编程很感兴趣,每次打开电脑,我都会编个小游戏,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儿。

当我用自己编写的阿尔法小狗程序下棋的时候,发现小狗特厉害,玩了十局,小狗竟然没输过,我深深地被小狗的能力震撼到了。

我相信如果计算机有意识,它会自己编程增加自己的功能,那么计算机的思想肯定会超过人类。

---张秦汉 双榆树中心小学 三年级4班

撰写人

包若宁:第4讲、第11讲、第17讲、第20讲、第21讲

卜文远:第1讲、第2讲、第23讲、第27讲

傅鼎荃:第8讲、第13讲、第19讲、第28讲、第29讲

魏文珊:第5讲、第9讲、第15讲、第24讲

谭沛之:第7讲、第10讲、第16讲、第18讲、第30讲

张秦汉:第3讲、第6讲、第12讲、第14讲、第22讲、第26讲

卜东波:第25讲

审订

卜东波 中科院计算所 研究员

包云岗 中科院计算所 研究员

兰艳艳 清华大学教授、前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

谭光明 中科院计算所 研究员

张春明 中科院计算所 副研究员

何海芸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

张国强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

封面设计

刘卫玲 中科院计算所 高级工程师

返回上级